文章导读:琮者,形类方柱或长筒,中有圆孔,象征着神权或身份意识的形成,⾃然也从侧⾯实证了文明的开端。“唯器与名,不可假人”传达了“器以藏礼”的礼制, 作为独立建筑体的良渚·琮宴餐厅设计取琮之形、⾊、意、质,演绎新派融合菜之味、韵、境、心,使得文脉可以追溯,渊源自当万古流传。
以实墙、玻璃为界,围合出L型的露天水院,为内部空间提供了足够的自然采光,并将四时之景引入室内。高低错落的坡顶建筑面、绿意盎然的树、天上之云以及轻柔的风映射于水面,镜像出相同的外部景致。而水除了自身的物质属性,也具有深厚的文化意涵,有隐隐然君子之风,其温润之意与玉有着广义的类同性。天圆地方是琮的形,循级而下,方正的水面置入大小不⼀的圆形功能构件,而最大的圆形室外休息区由屋檐与退让的建筑立面所形成的外廊连接,日落之后,好友咸集,围炉夜话。
在东方的审美观念里,庭院是室内的延伸,有着扩大场域、延展视线、营造意境之用,内观与外象的两面共同构成了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物之色总是与情绪相关,转译于具象的空间,随着路径的曲折迂回,生发出大小、宽窄、高低不同的节奏韵律。玉质材料通过铺地、局部的立面和节点构造,突出主题,构建仪式廊道。
春日里绽放的娇艳,以艺术装置为载体浓烈于入口,花团锦簇的喜悦、热情和有机的灵动在镜面的反射下与周遭的暗黑、秩序形成鲜明的反差。于转角处,除了轴线布置的端景,不对称的平衡感也建立新的视觉语言,以“置景”的形式来柔化行径过程中硬朗的过道,地面生长而出的山石、天花悬吊的树枝、透光天花的氤氲、块石的飞来之势⼀并构成了立体的动态景观。
而空间之中大面积的暗色,同时隐喻着土壤的底色,令表达的要义、元素被强调和凸显。朝向庭院设窗,室外的景观成为了宴会厅重要的“立面”,四周深色木作勾勒出的适当高度使常规的立面⼀分为二,下部与就餐区创造亲近的尺度,上部则同天花融为⼀体。
方形元素借助序列的排布、叠加、组合,以此呼应玉琮的外部形态,构成隆重的仪式感。友人相邀,觥筹交错之间,演绎⼀番别开生面的欢聚场景。与目的明确的收银区不同,穿过廊道,隐藏其后的收银区兼具休息和茶室的功能,弱化本身的商业属性,保证空间的纯粹性和完整性。
其间的玻璃酒柜既有着展示之用,又在光的渲染下使视线穿透而过,巧妙地延展并丰富了立面语言。背景⼀幅“良渚”的书法挂轴,徐徐展开历史和当代的戏剧性对话。天圆地方不仅表现为简单的图形元素,更是⼀种古老的朴素哲学观。墙面开圆孔,内圆和外圆直径变化、错位然后彼此连接,它借于隔壁空间的造景,让厚重的立面变得轻盈有度、诗意盎然。
为了解决角窗沙发主位的问题,置入L型半高墙体,赋予其浓郁的色彩、可感知的材料肌理和非均衡的当代美学。琮之质,不同于其他材质,体现了协调、平衡的圆融之道。“多元⼀体、兼容并蓄、绵延不绝”是迥异地域之间构建具有广泛性的、统一性的文明理论基础。
相对于内部的空间而言,色彩的选择、材料的运用、粗粝与精致的细节对比以及点缀元素的选配,无不呈现出多元的、立体的、丰富的视觉景观。食物的进化向来与文明的发展携手共进,所以良渚·琮宴的品牌渊源与场地历史有着紧密的关联,凭借设计动作的精准捕捉,并将其演绎于空间的形态之中。
无论何时,不管是躬身于稻作或是玉器的匠心手作,个体的口味、审美、认知、联想总随着时代不断迭代、更新,但心境的追求却⼀直未曾变迁。
来源:http://www.021bolang.com/news/sjfs/show-4576.html